找到相关内容1222篇,用时37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乘佛教的起源及与小乘佛教的关系

    可能没什么特别,但在2500年前的地球上,绝对是另类中的大另类.因为在前现代(文艺复兴时代以前)时期,信仰超自然他力崇拜和心物二元是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的特征.即使今天的唯物主义者,虽然不信上帝,但潜意识中,仍然是心物二元的实践者.总觉得自己身体里有个"小矮人"在指挥自己的肉体.  在2500年前的世界里,这样的教法,虽然伟大,但却难以为大众接受.这种背景下,神化佛陀,他力崇拜的大乘佛教就应运而生.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43755725.html
  • 佛教的宇宙结构论及需要正确领悟的几个概念

    经典中,色蕴多被解释为“第八阿赖耶识”。  五蕴中,色蕴属于物质现象,受、想、行、识四蕴为心理、心灵现象,色(物)、心二元结合,集起我、人及我人所依止的世界。   ——“五蕴说”所表示的其实正是佛教的宇宙结构论。色、心二元相结合形成宇宙世界!在南传佛教中由此得出“心物二元论”者不在少数;而北传大乘佛教则坚持“心物一元论”,这是从佛教的般若观出发的。  有趣的是,佛学法地曾经为“心物二元”和“心物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1546449.html
  • 东亚与和合——儒释道的一种诠释

     ,“阳谋”变“阴谋”;“革命”变“叛徒”,“叛徒”变“革命”,翻手为云,覆手为雨   ,像梦魇般地紧拴心头,久久不能抹去。   这种阴与阳、正与反、“革命”与“叛徒”的二分法、二元对待关系,在中国.../   客体、本质 /现象、感性/理性、个别/一般、对立/统一、差异/同一、具体/抽象以及显性/   隐性、在场 /不在场、古/今、有/无等二元对待话语充斥哲学书刊,俨然带有话语霸权的态   势。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15891517.html
  • 次第与证悟

    牛角中,显示出他不受大小、内外等等二元对立的束缚。这一切的观想技巧都是帮你达到无二境界的心理训练。  想要创造出完整的观想,有时候是十分困难的,就像要烧一个灌木丛一样,你不能光拿着一支火柴跑来跑去,点燃...自己想成一位很大的蓝色本尊,三面六臂六脚——这表示本尊观仍然受到颜色、形状、数量、大小等二元对立所束缚。  收摄也用身体为道,但比本尊观实际很多,因为它没有很多造作的观想。就相对层次而言,脉、轮、气、明...

    宗萨钦哲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5049998.html
  • 论天台宗思想体系的特色(下)

    泛神教的宗教,改变成为二元对立的宗教。所以他把pure parasha(纯洁的精神大我)用一个比方来说,就彷佛有一种力量,它可以凌照一切的宇宙,也就是说,它就像一只麻雀一样,它能够坐在那个高高的山顶...会接触到人类心灵上的弱点,而变为“我慢”。于是从“大”变做“我慢”,从这个“我慢”再产生一套思想的范畴,产生“二十四谛观”。虽然它是属于数论派的哲学内容,是一个大的二元对立性,它的上面是一个精神本体,...

    方柬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0766326.html
  • 原始佛法是佛教的根本教义

    了纯正的佛法基础,这些问题可能已经不是问题了。否则,在没有原始佛法基础的时候,来理解这些问题,一般都会导入孰好孰坏的二元心思中,这是无意义的心理游戏,没有多少现实意义。  如果我们有疑惑,那很正常,让我们暂时搁置这些问题。先来读一读南传佛法的基本教义,在基本教义面前,在实修实证的佛法内,这些问题是很清楚的。但在二元的理论上,这些问题是不清楚的。如果在二元心理当中决择,就会成为永远争论不休的话题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0056389.html
  • 传喜法师:文以载道,寓意深远

    这个“是”,非常坚定的:“是”!“是”在哲学上说离二元的,不是二元的,是二元的话都不是“是”,&...

    传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4959021.html
  • 金字书---喜金刚遗教

    境中直荐此无二如实性,在处不离,顿超主客二元。  3、直印自圆,即以完全的把握常契诸妄自解。从而如实性亦消融于自身(不依因缘、造作)。如实性法尔自起自解故,无有有情而不证解脱。能念之心所念之境自相遇自消融(当下瞬解,不涉主客二元)。若不了此,则生自他二元(内觉为我,外境为他)主客二见。  此即当下消融、确证解脱唯一密要。  第一诀:开示本觉  阿底!  一切外境即本体之显现。万象看似秩序井然,却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11263430.html
  • 物质、心灵的发展应齐头并进

    :物化)有很大关系,而物质化又与“能所、二元、相对”的思考模式息息相关。自工业革命后,人类固然改善了生活,带来许多便利;但随之而来的,却是人们以物化观点审视一切的习性,这除了更加强二元对待的思考方式外...,人类的生活普遍变得肤浅、缺乏深度。二元对待的思维模式甚且在本世纪形成共产、资本两大意识形态的对垒,致使全球曾因而笼罩于冷战的恐怖氛围中·过份强调物质生活的重要性,将使我们的生命品质每况愈下;外表看似...

    方 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1466659.html
  • 圣辉法师出席世界佛教领袖座谈会并发表论文

    》论文,他说:“由于物质文明与心灵的解脱无关,它对当前世界的问题也因此束手无策。当前的危机包括人类对死亡的恐惧,一切所有皆随死亡逝去。对此,西方心物二元的传统哲学与宗教不能提供一个令人满足的解决方法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圣辉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5/10/2321281792.html